普世聖公宗
早在四世紀初,英格蘭已有教會代表赴亞爾(Arles,今法國南部)參加會議,據信在此前已有羅馬軍隊或商旅將基督信仰傳至英格蘭並建立教會。而於六世紀末,教宗大貴格利(Gregory the Great)差派聖奧古斯丁(Augustine of Canterbury)前往英格蘭南方宣教,其後建立了坎特伯里教區,為大公教會的一份子。
時至十四世紀中葉,一位牛津的學者約翰·威克里夫(John Wycliffe)開始翻譯部分的聖經為英文,並呼籲教會回到聖經中,「唯獨聖經」(Sola scriptura)後來成為宗教改革的基調。他亦曾代表英方和當時的教廷就聖職任命等問題進行談判,發現羅馬教廷勢力甚大,張力與日俱增。
到了十六世紀,英王亨利八世(Henry VIII)向教廷表明其「婚姻無效」未果,開始積極減少教宗在英格蘭的影響力,終於在1534年的最高權力法案中宣稱:「基於英王的權威他應公正地被稱為英格蘭教會唯一的最高元首。」此舉正式宣告與教廷的決裂。
亨利八世死後,其子愛德華六世(Edward VI)於九歲時登基,並由兩位同情新教徒的公爵攝政。在時任坎特伯里大主教的湯瑪斯·克蘭麥(Thomas Cranmer)引導下,做了更進一步的改革。1549年克蘭麥大主教的第一本「公禱書」正式出版,而這本公禱書是參考了當時既存的彌撒經書,加上他蒐集的資料和獨有的創見而成。在1552年克蘭麥大主教又出版了第二本公禱書,但由於受到大量加爾文和慈運理主義學者的影響,1552年公禱書的風格大幅偏向改革思潮下的新教。
愛德華六世早逝,繼任的瑪利一世極盡所能恢復羅馬公教,並打壓新教勢力,卻仍不能完全壓制反教皇的聲浪。於是在瑪利死後,繼位的伊莉莎白一世要面對的是一個內有宗教張力,外有強敵侵擾的局面。於是她隨即通過了「伊莉莎白解決方案」,試圖在動盪的社會中建立起一種包容性,在羅馬公教與清教徒之間尋找「中庸之道」(Via media)。雖然各種衝突並未立即消失,但的確為英格蘭教會成為一個「橋樑教會」打造了雛型。因此,我們可以說這個起源於英國的教會—聖公會,從一開始就常常需要在兩個對立面中擺盪。例如,要試著在新教與羅馬公教、自由派與保守派、高派與低派、激進與傳統中找到平衡點。
後來,在經過了大航海時代和大不列顛帝國殖民時期,因緣際會之下聖公會也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,特別在英語世界中多有聖公會的蹤跡。時至今日,聖公會作為普世性的教會,在全世界由四十個「教省」(或稱成員教會)和其他六個國家或地方教會(又作Extra Provincials)所組成,分布在一百多個國家之中,估計信眾人數逾八千萬人。每一個成員教會皆為自主自治之信仰羣體,在行政上各自獨立,卻因持守同一信仰而凝聚為一普世團契。
今天,普世聖公宗由坎特伯里大主教作為精神領袖,維繫各地聖公會的關係,並召開每兩三年舉行一次之普世聖公宗諮詢議會,每十年舉行一次之蘭柏會議(即全球聖公會主教會議),及不定期舉行之聖公會教省主教長會議。藉此,世界各聖公會得以連結,並展現其多元且合一的特色,成為世界上第三大基督信仰群體。